搜索

取消
课程简介适用人群课程大纲付款方式

需求开发及需求管理最佳实践

培训天数:2天

公开课费用:待定

1、掌握六种典型的需求获取手段,能够正确选择、正确应用 2、掌握如何编写用户需求说明书 3、掌握如何评价需求的优先级及绩效

项目管理讲究把头把尾。统计IT项目失败四大杀手:需求管不住是其中之一。需求如果hold不住,会出现需求蔓延,开发人员实现了一堆功能但是最终用户使用的甚少,开发人员将精力放到其他不重要的需求上使得最为主要的需求满足不了最终用户需求,最终用户抱怨连天,开发人员又非常委屈。如何在有限的能力下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求?如何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

相当一部分需求编写的较简略,随意,无法准确描述需求功能,以及确定需求功能边界,信息部需要重新进行需求定位和二次需求开发,给后续的项目实施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如何书写用户需求说明书?如何对需求进行绩效考核?如何计算需求的投入产出比?如何过滤掉不必要的需求?

业务部门在提出业务需求时,有很大一部分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信息部无法进行开发排序和规划;项目立项后,有相当一部分部门,不注重后续的需求讨论以及需求确认工作,等到业务测试的时候,才发现上线功能与原始需求有差距,于是似是而非的需求成了双方扯皮的依据,极大的影响了开发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如何进行需求确认?

金融行业业务需求如何编写?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组织的业务部门需求,能够与开发人员有效沟通?

本课程旨在使得业务人员能够了解需求工程基本理论,具有一定需求专业沟通能力,掌握主流的需求获取方法,全面提升需求获取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能够有效书写业务需求文档。

软件的核心价值是业务的有效性,本课程关注业务建模、分析和设计方法,带领您从原始的凌乱的业务开始,梳理业务的逻辑,识别业务的问题,通过业务分析、业务设计,把凌乱的业务梳理清楚,建立稳健的业务模型,进而转化为系统模型,实现业 务的优化和发展,驱动高质量的软件开发和维护。

 

本课程有企业内训形式,授课老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均依据企业的培训需求灵活设置。

 

本网站内容包括并不限于课程介绍、课程大纲、上课照片、老师介绍等等资料及信息,未经允许不得抄袭和转载。

1、业务人员
2、需求开发人员
3、软件测试人员
4、软件产品经理
5、软件开发人员

第一章:需求开发及需求管理

  1. 需求开发的基本流程
  2. 需求管理的基本流程
  3. 用户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4. 用户需求的投入产出比分析
  5. 如何在有限的能力下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求?
  6. 用户需求绩效指标

第二章:需求建模概览

  1. 什么是需求建模
  2. 为什么需求建模
  3. 需求模型都包括什么
  4. 需求模型和系统模型的区别和联系
  5. 谁关心需求模型,关心什么
  6. 需求模型的可变性
  7. 需求建模的路线图

第三章:需求场景与用例分析

  1. 需求用例建模方法概览
  2. 需求故事与需求用例
  3. 收集需求场景
  4. 需求用例建模
  5. 编写需求用例说明文档

第四章:业务角色分析

  1. 什么是业务角色,
  2. 业务角色的层级
  3. 如何归纳组织结构中的人员
  4. 描述业务职责
  5. 复杂组织结构的角色与职责分析
  6. 建立业务角色模型
  7. 实例:业务角色分析与建模

第四章:业务流程分析      

  1. 什么是业务流程
  2. 业务流程的层次与粒度
  3. 业务流程的基本组织原理
  4. 业务流程梳理与建模方法
  5. 建立业务流程模型
  6. 实例:业务流程分析与建模

第五章:业务规则

  1. 什么是业务规则
  2. 业务规则的表达形式
  3. 复杂业务规则的分析方法
  4. 规则的可变性分析
  5. 规则建模方法
  6. 实例应用:业务规则分析与建模

第六章:如何编写用户需求说明文档      

  1. 用户需求文档的形式
  2. 用户需求文档的内容
  3. 如何编写高质量的需求说明书
  4. 用户需求文档的几个重要点
  5. 如何确认用户需求文档

第七章:需求如何管理?   

  1. 如何进行需求确认?
  2. 如何开展需求变更管理?
  3. 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排序?
  4. 用户需求文档的内容?
  5. 功能点方法如何辅助需求开发?
  6. 如何进行需求量化管理?

现金、支票、汇款、刷卡
名  称:北京市海淀区中科院计算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开户行:北京银行中关村支行
帐  号:0109030290012010544566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51号 | 京ICP备14030124号-1
版权所有:© 2018 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邀请好友一起学习

微信 QQ 新浪微博